青岛融合教育发展中心 > 儿童成长 > 儿童表现 >
孩子不和小朋友玩,和大人也缺少互动。
在孤独症谱系的诊断标准中,最为明显的1条是:社会沟通和互动上存在问题。
对于小孩子而言,这种体现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相信很多家长都想得到,例如“不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不会自己正确的玩玩具”“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喜欢独处”“不会要求小朋友和自己玩”等等。
一、孩子社交发展的年龄阶段
1岁-2岁
简单的交流,还处在学习和观察妈妈跟人打交道的状态,可以用手指物、对熟人微笑等。
2岁-3岁
开始喜欢和周围的人在一起(但还是更喜欢爸爸妈妈)。通常会进行平行游戏,就是在一起各玩各的,或者互相模仿,会捍卫领土,并表现出对他人感兴趣。
3岁-4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交朋友,其实主要是喜欢上对方的玩具或者他不具备的能力。孩子已经非常愿意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了,但是他们还不太懂社交规则,开始接受妥协,开始理解情绪,学会识别自己和其他人的感受。
4岁-5岁
幼儿园中班,孩子几乎开始有固定玩伴了,他们已经学会了交友的秘密。表现出对团队的兴趣、与他人分享和合作、用肢体表达情感、更加独立(比如非要自己穿衣服)。
4-6岁
自我满足阶段。
交友、互惠不是目的,他们往往不能同时交较多的朋友。
6-9岁
互惠阶段。
他们评价朋友有一个标准:谁为谁做了什么,并希望得到回报。因此这时的友谊只限于一对、小团体或者小派别。
9-12岁
亲密阶段。
不太注重朋友的表面行为,而更加关心其内在素质和幸福与否。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在这个阶段都不能找到亲密的朋友,那么即便到终老也不会得到真正的亲密伙伴。
如果发现孩子在这方面发育落后,最好及诊断,早日干预。咨询电话:0532-82798279/17860839009 于老师
二、当我们在说“社交技能”,我们在说什么?
社交技能是:
互动的规则
预示爱与幸福等重要社会结果的行为
认知和语言技能的工具
难道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些吗?
大多数人倾向于用同样的方式“学会”社交技能。他们自然地、容易地掌握语言技能。这些人通常有一个内隐的社交“地图”。
然而
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通常没有内隐的社交“地图”,并常被逼迫去猜测“地图”是怎么样的。
所以
我们需要将这些内隐的东西明确化:如果社会期望能够被清楚地解释、示范、实践和加强,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童就很有可能提高他们的社交“地图”。
三、我们如何以最佳方式教授社交技能?
对于高能孤独症孩子应多在社会功能和思维训练下功夫,说的清发生了什么,学会告状和如何保护自己。
青岛融合教育中心是如何训练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
首先,一对一的交流与合作。孩子必须先具备与人面对面交流的能力,包括情绪认知、语言表达和行为表达,这是学习与人交往的前提。中心开设认知课、口语课、个训课等可以帮助孩子达成前提。
其次,集体环境中的融合性。团体社交课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表面明,儿童在以心理教育技能为基础的互动团体中,显示出在团体针对的特定领域有所改善。这是“一种已经确立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治疗”(EBT)(Barry et al,2003)。
再次,从熟人到陌生人泛化。在一对一的熟人模式和固定小群体的关系发展顺利之后,就需要向陌生人间的交往去泛化。青岛融合教育幼儿园的社交模拟课、户外体验课等都可以提升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最后,训练是辅助而家庭才是关键。父母是孩子社交能力改善的关键因素,青岛融合教育发展中心开设家长课堂,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总之,孩子的社交交往需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尤其在3岁以后,父母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创造伙伴的玩耍机会,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欢迎前来参观。报名咨询电话:0532-82798279 / 17860839009 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