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老师坚守10年用音乐打开他们心扉,儿童自闭症如何开展音乐治疗?
2020-12-10 17:12:40 来源:青岛融合教育发展中心
日前,据新华视点消息:
在沈阳市儿童活动中心,有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是自闭症、脑瘫和小儿唐氏综合征患者。钢琴教师罗扬坚持十年时间,用爱心与美妙的音乐帮助这些孩子打开心扉。
参观咨询电话:0532-82798279 / 17860839009 于老师
这则新闻,也使得很多人认识到了自闭症的音乐疗法。自闭症患者的数目日趋庞大,对自闭症患儿的针对性康复也愈加受到关注,在各种不同的康复训练中音乐治疗被越来越多的治疗师和患儿家属所关注。那么,音乐治疗的优势是什么?
音乐治疗是门新兴的学科,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直接进入每一个人的心里,包括自闭症患者。
比起单纯与人的互动,音乐对于孩子要安全的多。乐器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的威胁,孩子可以通过在自己选择的乐器上尽情地演奏,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任何自己想说的话。治疗中,孩子是治疗的中心,让孩子通过音乐和我们交流发展他的行为模式。
好的音乐,可以舒缓心情,陶冶情操,在自闭症情绪控制方面会有一些帮助吗?
一、环境背景
情绪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露形式,是对外界变化事物的客观反映。儿童的情绪发展取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不断受到认知行为结果的影响。
正常儿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会根据事物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与之相对应的情绪变化,较恰当的与周围环境产生共鸣,与熟悉的人去分享快乐和悲伤。
而自闭症儿童由于存在明显的语言发育落后及社会交往能力的障碍,往往只会哭闹、叫喊、发脾气,以及自伤、攻击他人,或用冲动来表达他们的情绪反应。他们在集体中不能与伙伴发展友谊,漠视周围的事物,多数儿童缺乏与人对视、交流、沟通的眼神,很少去关心和体验亲人的表情及情感反应,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而具有刻板行为的他们却又接受不了周遭事物及环境的改变,一旦改变即表现出烦躁不安,难以适应,有的自闭症儿童会不停的哭闹、叫喊或以饮食、睡眠的改变来代替他们不安的情绪反应,与正常儿童有着明显不同的情绪体验。
图片
二、音乐康复在自闭症儿童治疗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音乐康复对自闭症儿童有很独特的影响力,它是既安全又欢愉的经历,对自闭症儿童治疗来说非常值得推广,具体表现为:
1、音乐可制造良好的氛围
孤独症儿童都有良好的音乐反应能力,处于音乐敏感期(12岁以下)的几乎所有的孤独症儿童(95%以上)都有良好的音乐反应能力,少数的孤独症儿童还会表现出惊人的音乐感知和记忆才能,但是这不一定表示他们比其他儿童更有音乐天赋,音乐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其原因之一是音乐能超越语言通向感情世界,而语言障碍、情感障碍正是孤独症儿童的问题所在。
自闭症儿童虽然很少通过语言与人交流,但音乐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愉悦的体验,绝大部分的自闭症儿童具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是大部分自闭症儿童所喜爱的,加上音乐活动能带给他们满足感,这足以令音乐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强化物,适当的运用,可使单调的训练模式变得有生气,奖励也来得自然。
2、音乐内蕴藏着重复的结构
一首歌曲中有相同的旋律但有不同的歌词,又如歌曲内出现的副歌,就是歌词及旋律都经常重复的段落,这些重复的音乐结构很自然地给予自闭症儿童“预知”的感觉,这种感觉既安全又新鲜,起到平复情绪的作用。当配合恰当的音乐活动的设计,可应用于很多不同的训练,如:言语、技能、认知及社交训练、注意力的转移等。
3、促进言语及沟通技能
言语的沟通技能薄弱是自闭症儿童的最大障碍,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对言语理解的能力都不高,以致使他们因不会表达、不理解别人的言行而乱发脾气,但在音乐的环境里,他们较容易接受指示,能模仿唱出歌曲,对歌曲内所教授的概念亦显得较容易掌握。
音乐治疗与音乐教育不同,并不停留在对一般音乐能力的培养。音乐与人的听觉、视觉、触觉、平衡感等多重感官同步,因此音乐治疗师引导下的音乐行为可以产生有效的刺激作用。通过这些刺激可以改善儿童的智力、记忆力、注意力,并能加强整体协调能力。
4、促进社交情绪上的发展
通类的敲击乐器如:鼓、打棒、钟琴等,配合身体机能的运动,可使音乐成为情绪发泄的工具,这又是由于自闭症儿童缺乏沟通技巧,这些多元又安全的感官运动有助抒发一些压抑的情绪。在成功主导的音乐活动设计下,他们能在短时间内享受成功的经验,成功带来自信,而建立自信心更是社交情绪发展及其它学习的重要基础。
音乐有助于增强自信,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当一个有明显自闭倾向的孩子试探地在小鼓上敲响第一下时,就已经开始体验成功的喜悦了,随着训练的重复和难度的提高,自信就会逐渐被强化并巩固下来。同时音乐很适于集体合作,当儿童能够相互配合共同演唱或演奏时,人际交往能力就开始产生了。
5、音乐活动取代自我剌激行为
很多自闭症儿童都有自我刺激的行为,常见的有重复的言语及手部和身体的摆动,有甚者以手打头来发泄。而音乐活动可以提供相类似的感官刺激,以致这一些自我剌激行为可以在较正常的情况下出现。譬如说一个自闭症儿童的摆手动作便可以用摇沙锤的动作取代,重复的言语亦可以用歌咏来代替,当他们从音乐的途径满足了感官的需要时,在其它的时间便可减少自我刺激的行为,若再配合行为训练,便可有效地控制自我剌激的行为。
把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单作为一个领域,是因为近半个世纪以来自闭症儿童的逐年增多以及对其情绪、行为的干预倍受国际、国内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界的关心。自闭症儿童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很强,因此用音乐治疗矫正其行为、消除障碍、稳定情绪确有积极效果。
由于孤独症儿童普遍具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所以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纽约大学“诺道夫-罗宾斯儿童音乐治疗中心”在50年的时间中对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做出卓有成效的诸多案例。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英国对孤独症儿童实施音乐治疗的效果。
当然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英国的书中治疗的阶段都是以年为单位的。研究显示,在孩子们的音乐发展中有三个基本的阶段,每个阶段大约为1年。第一阶段,音乐可以暂时越过认知过程而触及情绪和性格障碍;第二阶段,孩子们越来越认知到人和音乐,并增加了沟通的体验;第三阶段,显示出明确的方向,走向一个具体的领域,儿童能从中找到满意和成功的自我表达的方法。
青岛融合教育
专心做好自闭症儿童康训
青岛融合教育发展中心甘水湾幼儿园
我们的使命:关爱特殊儿童,促进心灵健康发展
我们的理念:“坚持以儿童为中心”“普特融合”“医教结合”
我们的服务:常年招收0-12岁自闭症谱系障碍、学习障碍、语言障碍、多动症等儿童
学校地址:青岛西海岸新区九龙江路53号
咨询电话:0532-82798279 / 17860839009 于老师